王玲

發布者:林昇發布時間:2023-04-28浏覽次數:2432

姓名:王玲

 

 


專業:中國史

職稱(職務):教授

學曆(學位):博士

電子郵箱:xfwangling@126.com

研究方向:社會經濟史;農史

個人簡曆:

19959月——20026月,就讀于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獲曆史學學士與碩士學位;

20029——20056月,就讀于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

20057——20229月,任教于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經濟學院;

202210——今,任教于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科研成果:

一、 著作:

專著:《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二、 課題

1.教育部青年項目“漢唐之際長江中遊的經濟變遷”(2008年)(主持,已結項)

2.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基本科研業務費青年教師資助項目“明清長江中遊地區的經濟變遷(2010年)”(主持,已結項)

3.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荊楚全書”編纂(2014年)(參與)

4.國家社科重點項目“清代漕糧征派與地方秩序”(2014)(參與)

5.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基本科研業務費創新團隊項目“宏觀經濟學的微觀解讀”(2015年)(負責人)

6.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國時期西方化學肥料的引進與農業現代化研究”(2022年,在研)

三、代表性論文:

1、《<齊民要術>成書背景再論》《中國農史》2002年第2期。

2、《魏晉北朝時期内遷胡族的農業化與胡漢飲食交流》,《中國農史》2003年第4期。

3、《魏晉六朝荊襄地方官吏與經濟開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年1期。

4、《<齊民要術>》與北朝胡漢飲食文化交流》,《中國農史》2005年第4期。

5、《漢魏六朝荊州大地産農業的發展》,《江漢論壇》,2006年第3期。

6、《漢魏六朝湖北地區的商業與市場網絡》,《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學報》2007年第1期。

7、《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稻作農業的發展》,《中國農史》2007年第2期。

8、《求“通”――訪問趙德馨先生》,《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3期。

9、《地方經濟史本地化的優勢與陷阱》(第二作者),《當代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4期。

10、《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的糧食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1、《截撥:清代漕運發揮社會功能的一種路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0月14日。

12、《厚積薄發,創學科理論新篇章——評趙德馨著<經濟史學概論文稿>》,《中國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3期。

13、《<西曲歌>所見南朝長江中遊之城市經濟發展》,《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14. 《一種有效的應急機制:清代的漕糧截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3年第1期。(第二作者)

15.《期乎貫通,足以緻用——試評葉振鵬主編10卷本<中國财政通史>》,《财政研究》2015年第4期。

16. 《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研究述評(2000—2014)》,《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第一作者)

17.《 湖北省的農業發展及其環境代價(1949—2010)》,《古今農業》2016年第4期。

18.《利弊之争:化學肥料傳入中國早期的論戰》,《光明日報》20185月14日。

19. 《農業集體化前後農民心态及行為的變化——以侯永祿<農民日記>為中心的觀察》,《湖北大學學報》2019年第6期。

20. 《利農與裕國:民國時期關于化學肥料的論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20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經濟史》2020年第6期全文轉載。

21. 《抗戰前我國的化學肥料問題及地方應對——以浙江省為中心的考察》,《中國農史》2020年第2期。

22. 《民國時期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之争》,《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1月20日。

23.《有機肥中的生态智慧——東方永續農業的西方觀察》,《光明日報》2022125日。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