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優良的傳統。20世紀40年代,以鄧小平、陳毅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建中原大學,主要承擔南下幹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培訓任務,50年代初學校組建馬列部,開始為新中國建設培養黨政幹部。2008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主要承擔全校本科、碩士和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2018年獲批湖北省重點馬院。
學院下設4個教研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部、中共黨史黨建教研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學院學術研究平台有:1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中心,3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機構——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分中心、湖北省區域曆史文化研究中心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基地、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5個校級研究機構。
學院教職工81人,專任教師7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58人,獲得博士學位65人。主要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學緣結構優良。有博士後研究經曆教師9人,有出國訪學經曆教師10餘人,6人入選湖北省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培育計劃,1人入選湖北省宣傳文化人才培養工程“七個一百”項目,1人入選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影響力人物,1人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影響力人物提名獎,4人獲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2人獲得湖北省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二等獎,1人當選學校文瀾青年學者。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等項目60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科其他項目1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8項,出版學術著作30餘部,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及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30餘篇,多項成果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精彩一課”獎。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入選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網站共建團隊、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
學院現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二級學科博士點,“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含全部六個二級學科碩士專業),“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史”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為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打造特色學術團隊,學院整合學位點,設立了“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四個學科群。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培養,重視教師發展,積極推進國際化建設。學院現有多個校外研究生實習基地,學生多次參加美國、日本、歐洲、台灣等境内外學術交流活動,多位畢業生赴中國人民大學、台灣成功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高校攻讀博士學位,學生年度就業率超過95%。學院與台灣淡江大學、台灣政治大學、保加利亞大特爾諾沃大學、匈牙利國家行政大學等境内外多所高校合作、交流與互訪,有多位教師曾赴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學等高校訪學。
學院秉承學校“砥砺德行、守望正義、崇尚創新、止于至善”辦學精神以及建設“财經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标,以“紅色馬院、學術馬院、幸福馬院”為辦院理念,打造“五大高地”,即:政治方向堅定明确的思想高地、學科實力穩步提升的專業高地、精品思政課全國聞名的特色高地、卓越複合人才成長的培育高地、社會服務影響廣泛的智庫高地,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