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奇生做客馬院“名師講壇”(一)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4-12-02浏覽次數:29

  (通訊員 陳嚴 攝影 姬飛)2014年121日晚,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曆史系主辦的“名師講壇”學術活動在文沛樓4樓會議室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奇生教授為我們作專題講座。講座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院長朱書剛教授主持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院長龔先慶教授和學院其他老師一起聆聽了這次精彩的講座。

  講座前,朱書剛副院長對王奇生教授做了簡短而隆重的介紹。随後,王教授以《陳獨秀時代的中共革命》為題展開了專題講座。

  王奇生教授首先闡釋了近代興起的中共革命史研究熱産生原因,他認為研究二十世紀中國近現代史不能避開中國革命,革命為我們研究曆史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間,而近代愈發民主自由的政治環境也有利于中共革命史的研究。其次,王教授談到了中國當代史的學科建設問題,他認為單純從中共革命史來講,1949年不能算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不能以1949年為節點隔斷中共革命史的研究,而應注意貫通。他強調在研究中共早期的許多問題時,如果能将視野拓寬,很多問題都可以重新解讀。再次,王教授從新的視角談了他對陳獨秀時代的中共革命這一命題的許多精彩觀點和獨特看法以往關于陳獨秀時期中共革命的失敗史觀研究隻看到了其消極的一面,而他則認為由于中共早期參與的年輕人居多,缺乏一個權威型人物的領導,陳獨秀特有的家長作風以及他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使得中共在發展早期沒有想很多西歐國家的共産黨一樣走向派系之争,對中共早期發展有正面意義。而針對學界對大革命時期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批判,認為他沒有搞土地革命,沒有充分發動農民群衆等問題,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農民的發動跟土地問題沒有必然聯系,大革命失敗的關鍵原因是因為中共沒有掌控武力,莫斯科對中共關于先建黨後建軍的路徑設計雖然導緻了1927年革命的失敗,但正是得益于此,中共始終保持黨指揮槍的絕對原則,一直持續到現在。最後,王教授還談到了中共的群衆運動和工人運動的複雜性等問題。随後,在師生互動提問環節,王教授對老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一一做出解答

  講座的最後,朱書剛教授為本次講座講座作了系統的總結。他認為王教授如數家珍的精彩講座将我們帶進了曆史現場和曆史深處,其從曆史史實出發,突破以往曆史研究定論的新思路給我們以啟發,促使我們在曆史研究中時時注意轉換思路和解放思想。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