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郭夢溪)5月14日下午,《社會主義研究》副主編、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王建國教授在永利文沛樓402會議室,作了題為“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的學術講座。講座由龔先慶院長主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共黨史教研室全體教師,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産主義運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共黨史導師組全體導師,學院40歲以下青年教師聆聽了講座。
王建國教授從兩個部分展開,深入分析和解讀了當前社會科學研究的“新常态”。在第一部分,王教授分别從全球化、大數據、社會轉型以及社會科學研究與評價标準的轉型四個方面分析了影響中國社會科學發展的宏觀背景。他指出,全球化給中國社會科學的國際化和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有機會了解、學習和借鑒全球社會科學研究的話題、方法、規則、趨勢等,也有機會了解和把握别人如何研究中國問題,更有機會了解西方話語的真實内涵與本質。王教授同時也提出,中國社會科學應當形成自己的學術話語,與全球學術話語對接,這樣才能講好中國故事,讓我們的研究在全球範圍内對話,才能更有底氣面對國際話語霸權的挑戰。在信息化方面,王教授以華師語言所的研究等實例講述了大數據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不斷彰顯出來的潛力,他認為大數據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鼓勵在座教師們應用大數據來支撐研究。最後,結合《社會主義研究》選文規範性的走向,王教授進一步闡述了社會轉型時期可為學術研究提供大量的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國問題”,以及社會科學研究與評價标準、方式的轉型。
在第二部分講座中,王教授談到了當前社會主義科學研究需要注意的四個問題:一是人文化與科學化(規範化)相結合,處理好現實性與學術性的關系。二是傳統優勢與現代化相結合,将一些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和實證研究、定量研究相結合;改變文本解讀多,曆史語境解讀較少的現狀等。三是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立足中國”、“根據中國”、“服務中國”,同時不背離世界社會科學發展的普遍原理。最後,他強調要突出以問題為中心的多學科綜合研究。
講座尾聲,王教授與教師們進行了友好的交流與互動,在座的教師們踴躍發言,談到了在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社科期刊投稿選文方面的相關問題等,王教授了作出了詳細的解答。最後,龔先慶院長對講座進行了總結,他代表學院對王教授精彩的講座表示感謝,同時希望永利教師們能夠進一步努力,在社科期刊上發出高水平的學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