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萍 崔玲君)2015年8月18日,“文化之旅”小組成員來到了全部行程的點睛之站——太昊伏羲陵,實地感受人祖伏羲的靈氣。太昊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太昊伏羲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動綿延千年曆久不衰,農曆每月初一、十五都會定期舉行廟會,尤以每年的二月二(俗稱“龍擡頭”日)—三月初三期間,廟會人數達到最多,廟會活動達到最甚,廟會氛圍達到最高潮,太昊陵廟會也因此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間廟會,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文化之旅”小組成員了解到,近幾年來,不少國内外專家、學者來廟會上尋古探幽,研究古老華夏的東方文化,港澳台胞回大陸觀光,參加太昊陵祭典,領略華夏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尋找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共同的源流和精神支撐點。在長期的曆史演進中,廣大勞動人民把自己的願望、理想、審美興趣轉化為可觀可感的文化形态融入祭典期間的廟會活動之中,形成了特定的儀式。它所包括的祭祀性和俗性樂舞、具有"勸善"意義的"守宮說唱"、保留着人類童年意識的漢族民間美術和民間工藝等,由此造成人祖廟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深深沉澱于傳統和曆史的骨髓之中。
參觀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從太昊伏羲陵的景觀構造和人文情懷中深深地體會到一種恢弘的氣息,當然更多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太昊伏羲陵景區将廟會文化與文明建設、和諧發展旅遊業結合起來,大力宣傳和弘揚文明旅遊活動的精神和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随處可見景區為營造文明旅遊的健康遊覽環境,設置以“遵德守禮”“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為主題的标牌。
結合太昊伏羲陵的一花一草、一幕一景、一人一語,不禁激起我們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根本目的——探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互動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在此不正是最好的體現麼?和諧并非僅僅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卷帙浩繁的書本上,真正的和諧不就是将“和諧”二字内化為我們的合理内核、讓和諧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