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荊楚五彩文化,讀湖北前世今生”思想引領活動的成功舉行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6-04-27浏覽次數:266

  (通訊員:黃梅)2015年12月13日,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2015級黨支部與團支部聯合舉辦了 “品荊楚五彩文化,讀湖北前世今生”暨湖北省博物館半日遊的思想引領活動。

  

  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主要承擔着全省文物的收藏、保管、保護、陳列展覽及藏品的研究工作。館舍位于東湖之畔,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 156号。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建築具濃郁楚風,呈一主兩翼、中軸對稱。館舍由編鐘館、楚文化館、綜合陳列樓組成。走進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楚文化展,它似一扇巨型的紅毯直挂牆壁,通過楚文化展我們可以感受到先秦時期博大精深的曆史史韻。該展覽分為八個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區出土的楚文物精華楚文化的輝煌。展品中有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還有複原的2002年在湖北棗陽九連墩發掘的楚國車馬坑中的部分車馬。

  進入二樓我們首先欣賞到的是《曾侯乙墓》,它陳列的精品向我們全面展示了曾侯乙時期的禮樂文化;然後映入眼簾的是《九連墩紀事》,通過講述,我們領會到了九連墩的考古挖掘的過程和楚國高級貴族墓的墓葬文化;看見《秦漢漆器藝術》,我們不得不為古代人們的絕妙制作技藝叫好,而《戰國秦漢簡牍》上溯至原始社會的刻劃符号和陶文,輔以世界各地的曆史背景,促使我們對書寫的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

  到了三樓,大家首先看見的是鄖縣人長江中遊的遠古人類,鄖縣人是長江中下遊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屬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的學堂梁子發現了2具人類頭骨化石。遺址的年代距今約100萬年。《鄖縣人》以“鄖縣人”的發現為主線,也展示了湖北境内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然後通過一幅幅花圈我們看見的是屈家嶺長江中遊的史前文化,據悉屈家嶺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嶺最先發現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這一時期的社會分層、宗教活動等現象加劇,出現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現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屈家嶺》給我們展示了江漢地區史前氏族社會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之後我們看見的是盤龍城長江中遊的青銅文明。據講解可知,《盤龍城長江中遊青銅文明》展現的是商代“南土”今黃陂盤龍城城址的考古發現,證實了大冶銅和綠山銅礦資源系統的存在,促使商文化南下,客觀上促進了長江中遊的文明進程。緊接着,我們陸續進入了瓷器世界—《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題》,我們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青瓷、青花瓷、官窯瓷器;《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瑰寶》展示的是明代梁莊王墓的出土遺物。

  接着通過《荊楚百年英傑》,我們可以一睹革命先驅的尊榮,那些陳列的物品凸顯了他們在抗戰時的艱辛,我們頓時感到熱血沸騰。是我們的老一輩革命家才創造了我們幸福的今天。每一張圖片無不引起我們的心靈震撼。其中通過武昌起義的畫面,我們看見了革命先烈在摧毀清政府腐朽統治的壯舉,武昌起義的勝利在全國興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各省革命黨人聯合起來,在革命家們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有14個省。北方因清王朝統治太強,尚未獨立,如直隸、山東、河南。邊陲地區比如新疆、奉天等革命勢力較弱,但革命黨人仍然組織了武裝起義。廣大群衆在起義過程中表現出了高昂的熱情。新軍士兵、會黨群衆、知識分子、工人、農民、城市貧民、海外華僑、愛國紳士、少數民族都作出了貢獻。

  通過學習,同學們都有不小的收獲,翔實的資料,生動的實物為我們展現了湖北悠久的曆史和發展軌迹。它告訴我們,我們的先人是怎樣在這片熱土上揮灑汗水,以勤勞的智慧,奮勇抗戰的精神,創造出無數的奇迹。它同時也提醒我們需要學習古代人們的藝術技藝及獨特的審美視角。我們的古人在鑄造技術上表現的很細心,技術水平較高。以至于現在,那些古迹仍然完美無缺,讓我們能盡情觀賞。在學習湖北本土曆史文化時我們不能忘記,要努力學習好文化知識,這一切的一切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