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赴我校中國貨币曆史金融博物館參觀交流

發布者:郭夢溪發布時間:2016-10-25浏覽次數:165

    (通訊員:方亞麗)2016年10月22日下午,台灣學者在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輔導員楊威老師的引領下前往位于我校逸夫樓的中國貨币曆史金融博物館進行參觀和交流。

     台灣學者在講解員何康同學風趣幽默的解說下對中國貨币的發展曆史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件氣勢宏大的青銅器,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顯現出曆史的厚重感。世界貨币的展廳就在入口的右手邊第一個,裡面陳列着港币、澳元、歐元和美元。與世界貨币展廳隔路相望的是第一展廳。這個展廳的藏品橫跨了原始社會後期至漢末王莽奪政時代。距今3700年左右的夏初商末,黃河流域地區已開始使用貝币。煙火四起的春秋戰國時期,金屬鑄币在貿易活動中日益顯現出其優越性,開始形成幾個具有明顯特征的貨币體系和貨币流通區。這就是“四大貨币體系”,有黃河中遊周、晉的“布币區”,東方齊國海濱地區的“刀币區”,以及南方楚國的“蟻鼻錢區”。而曆史走到戰國,則出現了更大的突破,貨币不再僅限于各自國家的流通使用,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這個時期,出現了“圜錢”,是秦國的主要鑄币形式。随着秦始皇一統天下,四合統一,統一币制,是為“秦半兩”,這奠定我國封建王朝貨币的外形基礎,直至清末,我國錢币都是“孔方兄”制式。與第一展廳緊密相連的即為第二展廳,此廳裡展示的貨币有混亂東漢、分立三國,魏晉南北朝,英雄隋唐,五代十國,藝術宋朝。鄰着第二展廳,第三展廳也随之而來。這個展廳展示的是草根皇帝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明朝的貨币,和封建王朝的終結者,清朝貨币。第四展廳展示的是我國的一段特殊曆史——遭遇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即民國時期,該廳陳列的是民國時期的四大銀行紙币和同期流行的貨币。第五展廳多為農民軍起義時期的貨币,體系混亂,種類混雜。第六展廳是最後一個展廳,此廳展示的則是中國共産黨在自己的革命根據地所實施的貨币以及建國後統一的人民币。

     在講解員的解說中,台灣學者對貨币的發展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斷地向解說員提問題,解說員也針對這些問題耐心地一一解答,最後,台灣專家及工作人員進行合影留戀。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