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雲: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

發布者:萬琳琳發布時間:2017-04-19浏覽次數:298

2017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讨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論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

  什麼是政治?鄧小平說過:政治就是“國内外階級鬥争的大局,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現實鬥争中的根本利害”。因此,政治的内涵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規定性。在革命時期,革命鬥争是最大的政治。在和平時期,現代化建設就是最大的政治。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黨的十八大以後,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戰略目标就是中國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着中國人民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根本利益。  

我們黨講政治,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科學指南,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實現共産主義為遠大理想。因此,講政治是我們黨的本質特性,也是對黨員、幹部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黨的幹部,不論在什麼地方、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經得起風浪考驗”。隻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在複雜形勢中、在前進道路上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科學的認識、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才能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項任務,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良傳統。列甯指出:“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确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産任務問題。” (《列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頁)毛澤東指出:“沒有正确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 (《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頁)鄧小平指出:“改革,現代化科學技術,加上我們講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外國人就是不理解後面這一條。你們經常搞義務勞動,這也是政治嘛。”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頁)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們的領導幹部一定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加強政治學習,增強政治敏感性,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保證經濟和各項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 (《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9頁)胡錦濤同志指出:“學習是基礎,政治是大局,正氣是保證。”(《胡錦濤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53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淨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

講政治,是推進具有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的需要。我國改革開放已經快40年,長期的和平時期使不少人包括一些幹部頭腦中的政治觀念十分薄弱,特别是在思想理論界,一些人消極總結過去一段時間我們搞“空頭政治”的教訓,長期鼓吹政治虛無主義,搞“去政治化”“去意識形态化”。還有不少人不注意思想問題和政治問題,成天忙于一些具體的事務性工作,缺乏政治鑒别力和政治敏銳性,在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上是非不分,不能堅持原則。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國進入新的曆史階段,政治、經濟、意識形态等領域鬥争呈現新的特點。極少數人在境内外資本的支持下,公開質疑和反對黨中央的重大的政治經濟政策,意識形态領域和思想理論領域鬥争更呈現出尖銳化複雜化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講政治,不能保持政治敏銳性和高度警惕性,就可能犯颠覆性的錯誤。

講政治是應對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的需要。蘇聯東歐劇變以後,作為高舉社會主義大旗的中國業已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和肉中刺,他們千方百計對我進行滲透。西方的政府、政黨、宣傳工具、學校、教會等機構,不遺餘力地向我國的青年、知識分子等不同群體灌輸他們的價值觀。西方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和鞏固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态和國家利益,同時颠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  

在上述這種複雜的國内外背景下,我們黨要領導近14億人口的國家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講政治是根本不行的。我國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戰略目标,也必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必須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及時而果斷地消除影響社會安定的因素。  

當然,我們所說的講政治,絕不是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去講政治,我們要講的政治,是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是保證“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标順利實現的政治。

  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總體來說就是要強化政治意識,就是要在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形勢下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堅定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鑒别力,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講政治,就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永遠堅守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講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講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衆利益的政治。政治上的清醒來源于理論上的堅定。提高黨員、幹部政治素質,關鍵是要提高馬克思主義政治素質。沒有這個政治的靈魂,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不可能成為一名清醒的合格的黨的領導幹部,就不可能成為一名清醒的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領導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産黨人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信念是共産黨人的命脈和靈魂,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黨員、幹部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要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始終保持共産黨人革命本色和浩然正氣。

講政治,就要善于從政治上正确認識和判斷形勢。黨員、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不論在哪個領域、哪條戰線工作,都要講政治。高級幹部首先要努力成為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治黨治國的政治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不斷發展的事業,是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進行的,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如果不善于從政治的高度、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認識當今國際局勢變化對我國産生的影響,就難以把握正确的前進方向。隻有從政治上正确分析和認識形勢,才能把握好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态後面臨的暫時困難,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與現象、主流與支流,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才能統籌兼顧地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才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更好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

講政治,就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終保持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的清醒和堅定,在全面、正确、積極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切實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上下功夫。講政治,關鍵要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意識,特别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堅持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貫徹黨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不動搖。“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深刻分析中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全面而集中地反映了我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利益,充分反映了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出現什麼幹擾,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講政治,就要始終堅持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強化為人民服務意識,為人民用好權,為人民謀利益。“政治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同人民群衆的關系問題,是對人民群衆的态度問題。”(《胡錦濤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57頁)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我們的政權是人民政權,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擁護我們的黨和政府,從根本上說,是他們真正感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了他們的利益和願望、黨領導的政權為他們辦了好事。黨和國家各級領導機關都必須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面向群衆,高質量高效率做好工作。各級幹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成效大小,都要用這一條來衡量。  

我們黨是執政黨 ,各級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是用權為民,還是以權謀私,始終是對幹部的嚴峻考驗。幹部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越要堅持黨的宗旨,時刻把人民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堅持一切工作走群衆路線,經常想群衆之所想、急群衆之所急、憂群衆之所憂,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隻要全黨同志首先是各級領導幹部樹立和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這個最大的正氣,就能做到講黨性、講原則、公正無私、剛直不阿、言行一緻、扶正祛邪,以權謀私、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邪氣就滋長不起來。  

講政治,就要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别力、政治敏銳性,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确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立場問題,歸根到底是代表誰的利益問題。立場不同,判别是非的标準就不一樣。立場站錯了,就會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共同基礎就沒有了。觀察和處理問題,一定要站在工人階級和人民大衆的立場,站在黨性和黨的政策立場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觀察問題“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進行階級分析。有人說這已經落後于時代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我們說階級鬥争已經不再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并不是說階級鬥争在一定範圍内不存在了,在國際大範圍中也不存在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一直是明确的”。  

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集中體現在政治觀點上。在基本原則問題上,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事關堅持還是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要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對于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觀點,要敢于亮劍,旗幟鮮明地進行駁斥。對于社會上一些流行的思想主張和理論觀點,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進行研究和分析,看它代表誰的利益,反映什麼樣的政治傾向。如果對社會上的奇談怪論不研究、不批評,任其泛濫,就等于助長錯誤觀點的流行和傳播,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是有極大危害的。

講政治,就要提高政治能力,做到具體化,體現在實踐中,落實在行動上,貫徹到各行各業和各項工作中去,反映在黨内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部工作的點點滴滴中,表現在思想和作風的一言一行裡。清談政治,誤黨誤國。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幹部,無論是從事政治工作還是從事經濟或别的工作,都要做到紅與專的結合,都要加強政治鑒别力和政治敏銳性,善于從政治角度觀察問題,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卓有成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管理工作。善于做引導群衆、團結群衆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管理工作,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黨的群衆工作的根本原則,丢掉了黨的這一優良傳統,黨的基層組織工作就難以開展,黨就會失去群衆基礎,這在曆史上是有教訓的。  

總之,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全黨全社會都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集中統一,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任何情況下都絕對忠誠于黨、絕對忠誠于人民,堅決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尹 霞

轉自: “紅旗文稿”公衆号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