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思潮複雜多樣,西方意識形态不斷滲透,正處于思想成長中的青年學生難免受到消極影響。高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的前沿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意識形态功能較強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有應對社會思潮的問題意識和引導能力。如果不能在教學上及時回應社會思潮、不能回答學生關切,不能在思辨批判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各種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的理論征服,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就偏離了其課程的定位和培養目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就會遠離學生的思想實際。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能針對社會思潮主動去占領意識形态高地,學生的思想意識就會被其他錯誤思潮占領。
當前社會思潮複雜多樣,西方意識形态不斷滲透,正處于思想成長中的青年學生難免受到消極影響。高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的前沿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意識形态功能較強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有應對社會思潮的問題意識和引導能力。如果不能在教學上及時回應社會思潮、不能回答學生關切,不能在思辨批判中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各種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的理論征服,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就偏離了其課程的定位和培養目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就會遠離學生的思想實際。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能針對社會思潮主動去占領意識形态高地,學生的思想意識就會被其他錯誤思潮占領。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實質,不是把教材中的每一句論述一字不漏地複述給學生,而是要把所講的理論内容與現實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能夠針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實際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隻有直面各種社會思潮并在思想碰撞中,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辨析社會思潮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真正有效。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隻是流于灌輸可靠的結論而不能在解釋現實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闡釋力和穿透力,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僅是講授抽象的知識而不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不可能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成果真正取得青年學生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國家所刻意宣揚的所謂“普世價值”觀、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自由主義和曆史虛無主義思潮,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催生的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潮,不斷侵蝕着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态。如何結合教學内容及時而深刻地揭露這些錯誤思潮的本質和危害性,如何在強大的理論和事實辯駁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深刻性和強大生命力,引導學生穿透各種社會思潮的迷霧,增強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将從根本上檢驗着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成效。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主動關注這些思潮,主動在教學中回應這些思潮所包裝的各種觀點,在對思潮的批判和理論的比較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深刻性。當然,作為與社會現實、學生思想實際具有緊密聯系的教育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也應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熱點話題、錯誤觀點做出令人信服的理論辨析,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及時回應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乃至影視劇作品、社會輿論熱議中所遇到的真實困惑”,在答疑解惑中正本清源。
(作者:湯 玲 西安交通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博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講師 轉自:“紅旗文稿”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