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榮政:共産黨人要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

發布者:萬琳琳發布時間:2017-10-30浏覽次數:165

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 真經’沒念好,總想着‘西天取經’,就要贻誤大事!”這裡借用“真經”和“西經”形象提法,提出了問題重大,寓意深刻的思想。本文圍繞共産黨人要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的問題試談幾點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 真經’沒念好,總想着‘西天取經’,就要贻誤大事!”這裡借用“真經”和“西經”形象提法,提出了問題重大,寓意深刻的思想。本文圍繞共産黨人要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的問題試談幾點認識。

一、共産黨人必須念好“真經”

共産黨人與馬克思主義究竟是什麼關系,這是共産黨人必須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的深刻根據。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早就說過:“哲學把無産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産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頁)列甯認為:“馬克思學說中的主要一點,就是闡明了無産階級作為社會主義創造者的世界曆史作用。”(《列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頁)馬克思列甯的這些論斷集中表明共産黨與馬克思主義内在聯系。共産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創立、成長、壯大,實現自己曆史使命的。而馬克思主義隻有通過共産黨這種組織的物質的保證,才能成為無産階級和廣大人民群衆偉大的認識工具,發揮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偉大作用,也才能在鬥争中不斷發展,不斷開辟新的境界。所以信“共”必信“馬”,信“馬”必信“共”,共産黨與馬克思主義是互為存在的前提,舍棄一方就沒有另一方。

共産黨與馬克思主義不可分割的真理已為世界社會主義曆史所證明。一方面,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曆史經驗表明,任何國家的共産黨,不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從未出現過指導思想上的真空。如果共産黨抛棄或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就必然接受形形色色的資産階級思想。随着思想靈魂蛻變,政治性質、組織原則必然變,最終共産黨或者蛻變成資産階級的改良主義政黨,或者人亡政息,組織瓦解。一切反共勢力正是看準、看透了這一點,所以總是持續地不遺餘力地對共産黨人、特别是黨的領導幹部進行思想滲透,力圖使其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改變其共産主義信仰,達到和平演變、不戰而勝的目的。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如果脫離了共産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實踐活動,就會被束之高閣,像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派别一樣,“把具有戰鬥力和實踐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院化和庸俗化”。所以馬克思主義和共産黨的關系,借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物質武器和精神武器、頭腦和心髒的關系,也可說是“體”和“魂”的關系。這種關系反映在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上,就是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黨建中存在的問題,突出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要求共産黨人一定要念好自己的“真經”,充分體現了共産黨與馬克思主義不可分割的真理和馬克思主義黨建原則。對于共産黨員來說,這是從世界觀、方法論的高度提出的,是衡量一個共産黨員是否合格的必要條件。換句話說,一個合格的共産黨員必須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産主義的崇高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自覺和自信。否則不能算作一個合格的共産黨員。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論斷,透徹理解共産黨人與馬克思主義的“體”和“魂”關系,自覺念好我們共産黨人的馬克思主義“真經”,對我們黨破解重大風險考驗和解決黨内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内生活的侵蝕,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根本的長遠的意義。 

二、“真經”沒念好,總想着“西天取經”要贻誤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批評的“西天取經”,可理解為兩層意思。一是一些共産黨人對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原理、基礎理論知識沒有興趣和熱情,總是一心想到西方資産階級思想文化理論中去尋找真理和新知;二是一些人正因為沒有馬克思主義“ 真經”的功底,一和西方資産階級哲學、經濟學、社會政治和文學藝術的思潮相遇,必然不加分析、不加鑒别、不加批判,一窩蜂地盲目推崇,結果就陷入迷霧,堕入泥潭。這就是列甯曾經告誡人們的:“沿着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将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不會窮盡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麼也得不到”。事情就是如此!

為何沒有馬克思主義“ 真經”,迷念“西天取經”,就會贻誤大事?

第一,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人類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有馬克思主義“真經”在胸,就能運用正确的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種現象,從而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律,依規律而行。抛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猶如“盲人騎瞎馬”,必然違規律而動。同時因為沒有确立馬克思主義這個思想理論的定盤星和理想信念的壓艙石,沒有鑄就“四個自信”的主心骨,因而在識别各種唯心主義理論的思想觀點上,自然也就不能抵禦病毒的侵襲。

第二,從總體和本質上說,西方思想文化理論是西方經濟政治制度在觀念形态上的反映。總想着“西天取經”,一味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理論,必然不可避免地接受維護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思想觀念而走入迷途。

在這個問題上,一些學者總輕信西方學者公正無邪,“不偏狹于階級”,唯真理而求索。實則這是一種天真的善良願望。相反,一些嚴肅的西方學者卻不這樣看,如最著名的資産階級經濟學家凱恩斯就曾聲明:“如果當真要追求階級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屬于我自己那個階級的利益。……我是站在有教養的資産階級一邊的。”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索尼也說:“社會科學家和其他人一樣,也具有階級利益、意識形态的傾向以及一切種類的價值判斷。但是,所有的社會科學的研究,與材料力學或化學分子結構的研究不同,都與上述的(階級)利益、意識形态和價值判斷有關。不論社會科學家的意願如何,不論他是否覺察到這一切,甚至他力圖回避它們,他對研究主題的選擇,他提出的問題,他沒有提出的問題,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語言,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階級)利益、意識形态和價值判斷。”應該說,這些論述是坦誠而真實的。在階級社會和有階級存在的社會裡,“沒有一個活着的人能夠不站到這個或那個階級方面來”。(《列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頁)我們一些學者之所以犯迷糊,關鍵在于“不應該離開分析階級關系的正确立場”。(《列甯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頁)

第三,迷念“西經”的後果是很嚴重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标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種狀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被“三化”“三失”,而各種冒牌的“馬克思主義”就粉墨登場了。諸如形式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 “馬克思主義”, 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生态馬克思主義、有機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等等。這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就出現過的現象,當時鄧小平和一些馬克思主義專家就曾給以其嚴厲的批判,使之受到重創,但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進入新世紀以後,在高校包括馬克思主義學科在内的一些學科中,也出現了把前述種種思潮視為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創新而予以熱捧,甚至稱之為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用這些觀點來解讀馬克思主義,并且作為判斷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是僵化還是思想解放的标準。不用說,這隻能引發嚴重的思想混亂。

究其實質,這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某個方面,如生态方面的、環境方面的、婦女方面的原理和觀點,從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從它同其他原理和觀點的聯系中、從它同具體的曆史經驗的聯系中抽離出來,肢解成了各種碎片,而後再用折中主義的手法,從現代西方哲學、美學和神學中摘取一些以主觀唯心主義、特别是抽象人性論為理論基礎的思想觀點,生拉活扯嫁接到馬克思主義頭上,随心所欲地編造成自己所稱道的“馬克思主義”。

從事情的本質看,馬克思主義概念被嚴重泛化、濫用,是20世紀30—50年代西方一股通過僞造馬克思主義來反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延續。當時,新黑格爾主義、存在主義、實用主義、新實證主義、結構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基督教和法蘭克福學派等資産階級流派,競相用被他們加工、僞造、杜撰的思想觀點來對馬克思主義作闡述、“新解”和“補充”,目的是批判和反對馬克思主義。這股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當時竟被西方稱作“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其實,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特别是它赢得廣大工人階級擁護以後,一些資産階級、小資産階級流派就用這類把戲來糟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一生都在同這些流派作鬥争,列甯在批判俄國的馬赫主義者時也揭露過這類把戲。列甯說:這些人“從折中主義殘羹剩汁裡獲得自己的哲學,并且繼續用這種東西款待讀者。他們從馬赫那裡取出一點不可知論和唯心主義,再從馬克思那裡取出一點辯證唯物主義,把它們拼湊起來,于是含含糊糊地說這種雜燴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列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頁)這些糟蹋馬克思主義的學派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和诋毀也是全面的,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剩餘價值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 。

不學好馬克思主義“真經”,一門心思總想着“西天取經”,不分真僞,滿盤接受,難免潛移默化,一步一步地誤入歧途。關于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尖銳指出 ,國内外的錯誤思潮“總是企圖讓我們黨改旗易幟、改名換姓,其要害就是企圖讓我們丢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丢掉對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的信念”。可悲的是,一些人甚至黨内有的同志卻沒有看清這其中暗藏的玄機,不知不覺成了西方意識形态的吹鼓手。

三、“西天取經”,要把握好先決條件

我們批評馬克思主義“真經”沒念好,總想着“西天取經”的錯誤,絲毫不意味着不要汲取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有益資源,特别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思想文化積極成果。關于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講得很透徹。他說,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除了把握好馬克思主義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以外,還要把握好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包括世界所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取得的積極成果。“對一切有益的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我們都要研究借鑒,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他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曆史進程中,不斷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才形成我們的民族特色。”列甯在《青年團的任務》的講話中和《關于無産階級文化》的決議草案中都曾指出,馬克思主義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隻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發展真正的無産階級文化。今天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總結我們的經驗教訓,應堅持以下幾點:

第一,先要立根固本:念好 “真經”,才可辨别吸收“西經”。這個“根”和“本”就是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别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标志。”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絕不可将其模糊、淡化,或者口号化、标簽化。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必先立根固本,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原理以及貫通于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和偏離。這是借鑒西方資産階級思想文化有益成分的大前提,是取“西經”必不可少的基礎。

第二,獨立思考,絕不跟在别人後面亦步亦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跟在别人後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我國的實際問題。”從根本上說,中國的實際問題主要靠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當代中國正經曆着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經曆着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不僅提出了創新理論的新要求,也給理論創造、創新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産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産生思想的時代。”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跟在别人後面亦步亦趨。如何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如何衡量我國的發展?如何判斷我國的根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如果奉“西經”為圭臬,用西方資本主義價值體系來剪裁,用西方資本主義評價體系來評估,符合西方标準的就行、就好,不符合西方标準的就是落後、陳舊,就要受到批判、攻擊,那後果隻能是,要麼跟在人家後面走上資本主義的邪路,要麼自認理虧、自甘挨罵。所以,學習西方思想文化正确的路徑,是要善于獨立思考,從中國的具體實際出發,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将汲取的西方思想精華,經過加工改造,轉化成對我們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有用的東西。

第三,要區分西方資産階級思想理論的完整體系和個别方面。對前者,要堅決予以批判和抵制;對後者要根據中國的實際需要和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加以借鑒。借鑒就是一個批判改造和創新的過程,目的不是為了照搬翻印,制造複制品,而是為了發展創新,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我國研究西方經濟學的權威學者陳岱孫教授,在《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一文中講得很深刻很透徹:“在對待西方經濟學對于我們經濟現代化的作用上,我們既要認識到,這些國家的經濟制度和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根本不同,現代西方經濟學作為一個體系,不能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指導理論。同時,我們又要認識到,在若幹具體經濟問題的分析方面,它确有可供我們參考、借鑒之處。”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制度上的根本差異,甚至在一些具體的、技術的政策問題上,我們也不能搬套西方的某些經濟政策和措施。”不僅對西方經濟學要如此,對西方各種哲學、社會政治和文學藝術理論、思潮,也都應如此。 

第四,拓展理論視野,要堅守我們黨的偉大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7.26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這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學習借鑒西方思想文化理論,一定要清醒地把握住一個管總的問題。在當代中國,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吸取西方思想文化有益成分也要服從和服務于推進這個偉大主題的需要。判斷西方思想文化中的成分能否為我所用,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我們進行偉大鬥争、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有利者取之,無利者去之,有害者拒之。

第五,要增強理論自信,持續地批判錯誤思潮。正确對待“西經”,要增強理論自信。為此必須持續地展開對錯誤思潮的批判。曆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西方普世價值論、西方憲政民主等等錯誤思潮,以各種形式宣揚的“西方中心論”“種族優越論”“曆史終結論”“中國潰敗論”“東西趨同論”以及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等形形色色的論調,浸透了資産階級的世界觀、價值觀,飽含殖民奴役思想,散布的是思想迷霧和政治謊言,侵蝕的是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隻有徹底揭露它批判它,才能撥開迷霧,澄清真相,揚我中華正能量之偉力。  

(作者:武漢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授 轉載自“紅旗文稿”)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