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學子受邀參加“共産國際與中共建黨”國際學術研讨會

發布者:楊威發布時間:2019-07-05浏覽次數:328


通訊員 胡銳今年是共産國際成立100周年為深入研究探讨1920年前後在中共醞釀、成立過程中的種種國際因素,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曆史學會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于2019630日在上海師範大學聯合舉辦“共産國際與中共建黨”國際學術研讨會。來自美國、俄羅斯、韓國的5位學者和50餘位中國學者,圍繞共産國際與中國共産黨創建之間的曆史關聯、共産國際與中共建黨中的人物、世界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共産黨創建的關系以及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朝鮮共産黨、越南共産黨等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共産黨的創建有何異同進行了深入的研讨。永利研究生胡銳受邀參加了本次研讨會。

此次論壇為期一天,分為開幕式、集體合影、嘉賓主題演講、分論壇、圓桌會議個環節。

開幕式由一個短視頻《共産國際與中國》拉開序幕。該片是上海音像資料館近幾年海外采集中共早期曆史影像最新成果的集中呈現。影像記錄了中國代表參加共産國際、濟難國際、農民國際等國際會議的曆史情況,是中國共産黨活躍于國際共運舞台的曆史見證,留下了中共早期領導人以及共産國際派駐中國代表的珍貴影像。影片播放完畢後,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代表主辦方緻辭,他們就論壇發展情況作了簡要說明,對遠道而來的國外學者表示誠摯歡迎。

在嘉賓主題演講環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李蓉以“張太雷對中共創建曆史的重要貢獻”為主題,指出張太雷作為中國共産黨的代表第一次登上共産國際的講台,使中國共産黨的影響擴大到世界,他提交給共産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書面報告,為進一步開展工作特别是以後中共創建史研究留下了寶貴資料。美國首都大學教授亞曆山大·潘佐夫也對張太雷提交給共産國際三大的書面報告進行了深入研究,就張太雷對中國共産主義事業的貢獻給予了新的評價。他認為張太雷的報告說明不僅是一位實幹家,而且也是領會共産國際統一戰線政策的第一個中國布爾什維克。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納塔麗亞·瑪瑪耶娃探讨了共産國際東方革命思想、統一戰線思想對于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共産主義運動和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運動之間的複雜關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維多利亞·沙拉諾娃《關于20世紀20年代中期上海白俄及中國共産黨的曆史研究》一文展開,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上海的白俄移民情況。韓國國民大學金秀英理了維經斯基在上海期間與韓人社會黨等韓國共産主義團體、與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立等中國共産主義運動之間的曆史關系,認為1920年和維經斯基一起在上海展開的早期共産主義曆史,是東亞國際主義運動重要的轉換點。

下午,會議進入分論壇讨論環節,分為兩個會場,每個會場又分為上、下兩場,與會學者根據參會論文集中所收錄的論文依次發言,每位學者發言時長為10分鐘,每位評議專家評議時長為8分鐘。在分論壇環節上,各位學者直抒己見,将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圓桌會議環節,由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擔任主持人,以“如何進一步拓展建黨史研究”為主題,與專家學者們展開了激烈的探讨,會上,來自美國首都大學的潘佐夫教授對此次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次論壇學術氣氛熱烈,取得圓滿成功,與會中外學者一緻認為,這次會議對深入挖掘共産國際與中國共産黨創建之間的曆史關聯,科學把握共産國際給中國帶來的曆史影響,進一步深化中共創建史研究,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