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崔夢迪)為督促同學們讀原著、學原理,加深對原著、原理的理解,5月17日晚,董必武思想研究協會組織開始以《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文本為主題線上讀書分享會。董研會指導老師馮旺舟老師、2021級董研會會員和湖北工業大學研究生代表參與會議。
會議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代表分享。董研會2021級成員梁曉莉從文章内容進行解讀: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類起源問題、人與動物的區别以及人如何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指出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别是勞動。湖北工業大學2021級研究生凡露從文章的寫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現實意義進行解讀:人類已經能掌握自然規律并為我所用,但距清楚認知人類生産活動對自然界及社會方面所産生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仍有差距。
第二部分馮老師點評講解。馮老師在同學們分享的基礎上從馬克思對“勞動”的定義進行拓展補充,要從人自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三個維度來把握,對“勞動”進行理解,指出“勞動”是理解三者關系的基礎和窗口;并補充了馬克思對勞動的界定: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
第三部分答疑環節。針對同學們就“異化勞動”的提問,馮老師指出,勞動的異化是人類勞動發展的必經階段,有消極也有積極的一面,要從具體的生産關系、勞資關系來判斷是不是異化。最後,馮老師指出,同學們應沉下心來,能坐“冷闆凳”,多讀原著、學原理,不斷提高學術論文寫作能力,從精讀原著中汲取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