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崔夢迪 攝影 陳婵)為加深董必武思想研究協會會員對荊楚地區紅色文化的了解,學習和傳承紅色革命精神,5月28日,在工商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張大鵬老師的支持下,張大鵬老師、董研會部分成員及《紅色旅遊》課程的同學共同開展了《紅色旅遊》課程現場教學活動。
同學們乘車出發
經過與老師和同學們的協商溝通,活動确定在5月28日前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革命博物館和江漢關博物館開展。第一站選擇了前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了解那些為革命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的事迹,感悟他們的奮進曆程,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力量。第二站,來到了武漢革命革命博物館,參觀了中共五大會址展覽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毛澤東舊居、武昌農講所舊址,深入了解中國共産黨曆史曾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發生的故事。最後一站,我們乘船來到了江漢關博物館。在張老師的講解下,了解了武漢長江大橋的修建曆史,感受“萬裡長江第一橋”的雄偉壯觀。同學們認真參觀江漢關大樓,進一步了解武漢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曆程、熟知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悠久曆史。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參觀合照
同學們在中共五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
參觀紅色文化紀念館,從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讓我們更加體悟到新時代青年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我們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作為研究生,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努力發揮自己的價值。我們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貞初心,在民族複興征程上勇當先鋒、傾情奉獻,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