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馬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分中心成果展

發布者:林昇發布時間:2023-11-01浏覽次數:10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哲學闡釋

  王雨辰教授于2023年4月17日發表在光明日報的文章,刊登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奮鬥目标,并要求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如何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内涵,怎樣看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目标的關系,是理論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馬克思主義生态哲學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

  伴随着人們對工業文明發展的生态後果的反思和生态科學等自然科學的興起,形成了以普遍聯系、整體論、有機論的生态哲學思維研究“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在此過程中,西方生态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生态哲學基于不同的理論基礎,提出了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不同理解,并由此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生态文明理論。其共同點是反對近代主客二分的機械論的哲學世界觀和自然觀、還原論和分析論的研究方法,強調人類與自然構成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生态共同體,強調應當秉承整體論、有機論的研究方法來看待和研究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把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看作是實現生态系統穩定與和諧的基礎和前提。其不同點在于西方生态哲學割裂了自然觀與曆史觀的有機統一關系,反對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基礎的個體主義的知識論哲學範式,主張一種以生态科學為基礎的整體主義的生态哲學範式,主張樹立和堅持生态整體主義的生态世界觀,生命具有内在價值的倫理觀和重視直覺、綜合、整體主義的生态方法論,認為自然是一個不斷生成和具有内在價值的有機整體,堅持人類和自然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生态共同體的思想,并由此形成抽象倫理話語的生态中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其特點是脫離社會制度和生産方式,不考察人類和自然之間的實際物質與能量交換關系,把生态危機的根源歸結為人類對自然的态度,即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要求樹立“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為主要内容的生态中心主義價值觀,忽視發達國家貧困人口和發展中國家人民群衆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拒斥技術運用和經濟增長,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理解為人類屈從于自然的生存狀态。

  馬克思恩格斯把德國古典哲學的“實踐原則”和“曆史原則”貫徹到底,實現了對近代主體形而上學的超越,提出了自然觀與曆史觀的有機統一的生态共同體思想。一方面強調自然向人類提供必要的生活資料和生産資料,人類的生活與生産必須依賴自然、受自然規律制約,另一方面強調人類能夠在順應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利用和改造自然規律,二者由此形成具體的、曆史的統一關系,并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性質取決于人與人關系的性質,這就使得馬克思主義生态哲學要求從社會制度和生産方式入手,探讨生态問題的根源和解決途徑,提出了通過“兩個和解”,即人類與自然的和解和人類與自身的和解,來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生态哲學為基礎,對中國傳統生态智慧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對西方生态哲學思潮全面超越的結果。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看作是必須堅持和遵循的生态文明理念,強調樹立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反對生态中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忽視發達國家貧困人口和發展中國家人民群衆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脫離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抽象地談論如何實現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和諧的做法,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确處理技術進步、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在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了人類生态文明思想史上的革命性變革,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标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這種革命性變革主要體現為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和“地球生命共同體”等富有中國特色的原創性概念來表達生态哲學世界觀和自然觀;提出了以環境正義價值取向為基礎,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身和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的生态文化價值觀;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保護與改善生态環境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産力,要求正确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态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克服了西方生态治理觀的缺陷,提出了制定嚴格的環境制度和樹立珍愛自然的生态文化價值觀有機結合的社會主義生态治理觀;克服了西方生态思潮忽視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權利的缺陷,提出了共謀全球生态文明建設的主張,彰顯了人民情懷與人類情懷的有機統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美麗中國建設目标及其實現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将“美麗”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标内容,強調“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态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态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由于美麗中國建設目标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基礎,大力推進生态文明理念的現代化、生态文明制度的現代化、生态文明技術的現代化和生态文明行為的現代化,并必然體現為個人維度的生活方式綠色化、社會維度的生産方式生态化、國家維度的生态文明制度化等方面主要内容,這就決定了上述方面既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标中缺一不可的内容,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和相輔相成的關系。離開了生态文明理念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和綠色發展;離開了黨的全面領導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美麗中國建設目标就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離開了科學技術創新和生态化,生産方式的綠色轉型就必然落空。上述路徑的這種辯證關系決定了我們應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系統思維、強化體系作戰,找到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标的最佳現實途徑,從而把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标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有機統一起來;把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标與建構美麗清潔的世界有機統一起來。

(作者:王雨辰,系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分中心研究員來源: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4/17/nw.D110000gmrb_20230417_2-15.htm


以動人筆觸描繪美麗中國新畫卷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榮樞于2023年10月13日發表在光明日報的文章,刊登全文如下:

近年來,廣大文學創作者把筆端對準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實踐,以優美的筆觸和豐富的藝術形式描繪美麗中國建設新畫卷,書寫了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恢宏曆程,捧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生态文學作品,如《樹梢上的中國》《河灣》《山南水北》《福道》《森林沉默》《北京的山》《大湖消息》《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等。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講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鮮活故事,對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生态文明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高品質生态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呼喚一批更有深度廣度溫度、更震撼心靈的優秀文學作品。為此,建議廣大創作者在以下方面着力。

丈量祖國大地,用文字讴歌盎然綠意。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生态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裡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在這一過程中,湧現了許多生動實踐和感人故事,為生态文學繁榮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鮮活素材。對于生态文學創作者來說,隻有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群衆,通過蹲點、調研等方式采風,才能把生動情節刻畫出來、動人故事展現出來,以更多更好的生态文學作品引發人們思想共鳴、引領百姓理念轉變,讓更多人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

尊重人民創造,用文學诠釋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态文學創作,要努力挖掘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中湧現的典型人物及其先進事迹,用文學之筆呈現他們可追可及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發揮這些榜樣模範的引領示範作用,引導社會公衆自覺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讓生态環保成為社會共識。與此同時,要特别關注百姓在生态文明建設中的創新創造,特别是在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生物多樣性保護、防沙治沙等生動實踐中的創新做法,傳遞中國共産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為民的價值取向,講好舉世矚目的生态奇迹和綠色發展奇迹背後的“中國之理”。

描畫時代圖譜,用文化浸潤大衆心靈。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倡導“天人合一”。作為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态文化應當具有富足百姓精神生活、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擔當和作為。對于生态文學創作來說,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寶貴理念,弘揚中華民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文化内涵,增加生态文學作品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底色,展現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聚焦美麗中國建設的火熱實踐,不斷提升公衆的生态環保意識和生态文明素養,喚起民衆向上向善的生态文化自覺與自信,為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強勁持久的内生動力。

注重網上網下聯動,助力青少年成長。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用豐富多彩、類型多樣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廣大少年兒童領略祖國河山壯麗之美,從小養成“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财富”的理念,養成熱愛勞動、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靈。随着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生态文學也應适應社會需要和形勢發展,抓好網絡生态文學創作,推出有聲讀物、話劇、動漫、影視等衍生産品,進一步擴大生态文學作品的影響力,讓更多人在網上網下感受到生态環境之變帶來的幸福與美好,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夯實思想基礎、凝聚奮進力量。

(作者:榮 樞,系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源:“光明日報”公衆号


提高黨建質量,引領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高質量發展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付佳迪2023年11月1日發表在光明日報的文章,刊登全文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确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确理解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要加強中小微企業管理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以下簡稱“小個專”)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主體。截至2023年8月底,登記在冊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達到1.7億戶,約占全部經營主體的97%;兩者聚集經營的專業市場約有2萬家。全國已建立“小個專”黨組織約30萬個,覆蓋黨員近300萬名。“小個專”數量多、活力足,是穩增長穩就業的底氣所在,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所在,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衆生活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以“小個專”黨建工作為抓手,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的關鍵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黨的領導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針對“小個專”黨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黨建走向制度化規範化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小個專”黨建在提振發展信心、增強創新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推動“小個專”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保障。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首提構建親清政商關系。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内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重提“自己人”“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三個沒有變”,進一步闡明黨和國家對待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加強黨建工作,是我們黨對“小個專”發展的政治支持和政治認可,是“小個專”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保障。

  增強和擴大黨執政基礎的現實需要。整個經濟體系中,我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内生産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做好“小個專”黨建工作,發揮好黨組織實質性作用,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衆基礎的現實需要。做好該領域工作,赢得“小個專”市場主體的支持和擁護,通過黨建工作來統一思想、引領方向、聚力發展,把相關各地區、各部門、各階層的黨員群衆凝聚在黨的周圍,盡最大可能發揮其積極作用,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針對民營經濟中“小個專”主體數量多、分布廣的實際,發揮市場監管部門職能優勢抓黨建尤其重要。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時,黨中央明确賦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小個專”黨建工作的職責。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和組織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小個專”黨建工作全面融入市場監管全過程,探索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健全體制機制。通過建立完善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的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組織部門主導、市場監管部門“小個專”黨建工作領導小組主抓、“小個專”綜合黨委主管的組織管理架構,為高質量“小個專”黨建工作提供健全的組織保障。面向未來,需要不斷加強監管力量,充分發揮市場監管所的作用,探索依托市場監管所和“小個專”黨建工作指導站中建立實體黨組織,讓相關市場主體找到“娘家”。積極探索在登記注冊、信用監管、評先評優等工作中同步推行“小個專”黨建工作,促進黨建工作落地見效。

  發揮協會作用。2018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緻全國個體勞動者第五次代表大會的賀信中指出,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當好政策法規的普及者、深化改革的推動者、能力素質的提升者、黨的建設的組織者。為此,應明确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的職能定位,不斷發揮其在“小個專”黨建工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能夠團結引領相關從業者堅定不移跟黨走,實現“黨建強、發展強”,持續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促進“小個專”高質量發展。

  促進深度融合。市場監管部門把配合黨委組織部門開展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做到黨建與市場監管深度融合。應将黨建工作與市場主體準入、誠信體系建設、商标培育、行業标準化等市場服務監管職能緊密結合起來,在市場監管系統形成合力,高位推進高質量黨建工作。在市場主體内部,還要做到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堅持“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産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細了就是競争力”的理念,把高質量黨建轉化為推動“小個專”高質量發展的内在動能。

  推動黨建工作的有效覆蓋。黨建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是高質量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應開展擴面強基行動,不斷消除“小個專”黨建的空白點;開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活動,真正把“小個專”建設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打造黨建品牌,進行典型示範;注重标準化規範化建設,不斷夯實“小個專”黨建質量提升的制度基礎,等等。

  總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小個專”高質量發展,就要不斷消除黨建的“空白點”“薄弱點”,不斷把黨建工作成果轉化為看得見的生産力,切實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作者:付佳迪,系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教授、副院長,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分中心研究員來源: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1/01/nw.D110000gmrb_20231101_2-06.htm


  • 掌上官微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思政客
  •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