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通訊員 萬靜怡 攝影 萬靜怡)為進一步宣傳和發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打造紅色馬院、學術馬院。2014年1月6日下午,永利在文沛樓402會議室順利舉辦了學術講座,該講座由中央編譯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主編郗衛東教授來本院進行分享,演講題目為“馬克思主義傳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經典著作翻譯出版視角”,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院長付佳迪主持,永利研究生及校内本科生共同參與。
活動開始,付佳迪副院對講座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向到場參與的師生表示熱烈的歡迎。
首先,中央編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郗衛東從學術圖書與期刊投稿有關問題和翻譯視角來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方面進行展開,他介紹了中央編譯出版社的出版概況,包括出版社的曆史淵源、出版領域的特點以及學術著作的出版情況。其次,他重點講解了學術期刊投稿的相關問題,包括如何選擇适合的期刊、如何準備優質的稿件以及如何應對審稿過程中的挑戰等,他鼓勵老師和同學們積極參與期刊投稿,為學術界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研究成果。在分享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彩内容時,他特别強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他指出,我們應該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中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意義。這次的介紹不僅讓人們對中央編譯出版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學術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啟示。
随後,馬克思主義圖書編輯部副主任李媛媛向大家介紹了學術著作出版的相關事宜,尤其是詳細介紹了如何将博士學位論文轉換成學術著作的方法,對年輕老師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一一做出解答,為教師們出版學術著作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
最後,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院長榮樞教授在總結中表示,講座深入淺出,很有啟發意義,一是從新角度研究馬克思主義傳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二是把日常媒介的觀察與使用經驗轉換成學術話題,具有“馬哲的豐富力”;三是體現如何進行學術投稿的可持續性和學術關懷,引導師生如何在找到自己的學術研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