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湖北省委主辦的省委機關刊物《政策》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3周年特刊刊發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兼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院長周巍理論文章《百年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經驗啟示》。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黨的基層組織作為夯實黨的組織體系的基本單元,是聯系服務群衆的重要紐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基層基礎工作十分重要,隻要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個共産黨員都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都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我們黨就會很有力量,我們國家就會很有力量,我們人民就會很有力量,黨的執政基礎就能堅如礬石。” 建黨百年來,我們黨始終重視基層組織建設,适應時代發展和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堅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積累經驗,對新征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重要啟示。
一、創立與探索: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就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打破舊的社會政治秩序,建立新國家新政權。作為一個由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中國共産黨成立伊始就緻力于改變舊中國“一盤散沙”組織無序狀态。1925年1月,黨的四大通過的《對于組織問題之議決案》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明确規定:“黨的基本組織,應是以産業和機關為單位的支部組織,至于在小手工業者和商工業的辦事人中,不能以機關為單位組織支部時,則可以地域為标準。” 這一曆史時期的具體探索包括:一是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黨的二大強調“自中央機關以至小團體的基本組織要有嚴密系統才免得烏合的狀态”。黨的六大明确,黨支部的任務最為重要的就是用 “共産主義的鼓動和宣傳”,在工農群衆中“實行黨的口号與決議,使工農站到黨方面來”,可以說,中國共産黨對于中國革命的特點、性質和規律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與把握,黨的組織不但重新發展了,而且得到了鞏固。二是推動黨的基層組織更好地服務黨的政治路線。1938年9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組織任務要服從政治任務”,強調黨的基層組織要 “适應目前戰争環境和黨的工作”。三是不斷鞏固黨執政的群衆基礎。1947 年冬,黨中央組織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整黨運動,依托貧農團和農民協會兩個基層政權組織,及時調整實現“耕者有其田”政策,調動了農民發展生産和土地改革的積極性。總體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由五十餘人的小黨逐漸成長為将中國社會各革命力量成功組織起來的強有力的大黨,并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其内在奧秘就在于重視自身組織建設,将千百萬黨員組織起來,領導、組織和動員人民群衆進行革命鬥争,完成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黨的組織建設的各項主體要素經曆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黨的組織體系逐漸得以形成,黨的組織功能逐漸得到激發,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堅強組織保障。
二、 發展與鞏固: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成為在全國範圍内執掌政權的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主要圍繞如何适應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需要、如何在黨執政後繼續保持先進性而展開。面對新的曆史任務,為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這一時期,黨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進行了許多積極探索和嘗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黨的基層組織不斷發展壯大。新中國成立後,為強化黨的執政基礎,基層黨組織在全國範圍内迅速而廣泛建立起來,黨在企業、農村、學校、工廠、礦山和部隊等各類基層組織中的覆蓋不斷擴大,其中農村黨組織覆蓋率由1949年的33.5%提高到1957年的99.9%。到1959年,我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已基本實現鄉一級全覆蓋。二是基層黨員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随着黨的基層組織的建立,多數農村積極分子和産業優秀工人被吸納到基層黨組織中,尤其是在已完成土地改革的新區農村和廠礦企業、機關學校,黨員數量迅速增加。如截至1956年6月底,農民黨員占黨員總數的69.1%,知識分子黨員占黨員總數的11.7%。三是黨的基層組織在整頓中不斷鞏固。1951年4月,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關于整頓黨的基層組織的決議》。經過整頓,黨員的質量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得到提高。總體而言,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建黨和整黨相互交織,黨的基層組織在發展中鞏固、在鞏固中發展成為主基調。黨通過在農村、城市及基層機關等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調整黨員發展方針,提出了合格黨員的八項标準,擴大了基層黨組織覆蓋面,黨的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特别是黨的八大首次确定了“黨的基層組織 ”這一概念,明确了“黨的基層組織”為黨的組織體系的基本組織單元,替代了之前“黨的基本組織”和“黨的基礎組織”的表述,并對其政治功能作出規定,确立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監督地位,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及基層黨建實踐的繼續發展。
三、 優化與調整: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随着改革開放的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迎來重大戰略機遇,也面臨一些重大挑戰。對内改革面臨一系列重大關系的調整,包括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社會階層關系變化和調整、城鄉間關系轉換等;對外開放面臨不同價值和規則的沖擊,包括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間的差異、不同國家間的制度差異等。這些新變化對于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提出了新問題,特别要求黨的基層組織有效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這一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從思想、組織、紀律、監督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為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是政治引領與理論武裝。通過加強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并通過網絡教育、情景模拟、實踐鍛煉等形式提高黨員教育管理的精準性和針對性,提高基層黨員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是組織優化與制度建設。特别是在農村、企業、社區、學校等領域,以及新興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通過建立和優化黨組織設置,确保黨的工作和政策能夠深入基層和群衆。在決策和執行過程中全面恢複并持續完善民主集中制,保證黨内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同時确保決策一經确定,全黨必須統一行動。三是聯系群衆與服務大局。定期組織黨員參加支部大會、黨小組會、黨員大會和黨課學習,促進黨員了解群衆需求和意見,全面推行群衆來訪接待日和黨員幹部聯系群衆日制度,加強黨員與群衆的溝通和聯系。先後推動實現農村改革、企業改革、市場體系建設、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發展任務,有效确保黨的決策部署在基層得到有效執行。四是從嚴治黨與責任落實。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原則,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嚴格黨内政治生活,确保黨建工作責任明确、執行到位。加強黨内監督,确保黨組織和黨員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形成重黨建、抓基層、強基礎的導向。總體上,這一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經曆了深刻的優化與調整,形成了一套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整體框架。這四個方面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框架,确保了黨的基層組織始終充滿活力,有效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為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四、 示範和引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彰顯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功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更加突出新時代黨組織建設總要求與國家戰略走深走實相結合,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基層群衆、推進鄉村振興的戰鬥堡壘。一是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突出政治功能發揮。在政治建設方面,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建設方面,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基礎上,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方面,在基層常态化開展掃黑除惡工作,集中整治侵害基層群衆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在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方面,中國共産黨頒布或修訂了《中國共産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産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一系列制度建設文件,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建設水平。二是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體系,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基層黨組織深入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紮實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湧現了一批優秀基層黨組織。實踐證明,從“支部建在連上”到“支部建在生産小組上”“支部建在産業鍊上”“支部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等一系列組織創新,都不斷彰顯了基層黨組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三是強調基層黨組織治理效能,确保制度優勢轉化。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下,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在守正創新中與時俱進,“領導型”向“服務型”轉變成為基層黨組織創新發展的典型特征。總的來說,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為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基層黨組織的典型示範和創新引領為黨的發展壯大、厚植黨的執政基礎提供了堅強保障。基層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來自基層黨組織全面發展、全面過硬,來自政治功能、組織功能的發揮,來自嚴密的組織體系及其制度優勢的效能轉化,這既是我們黨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也是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實需要。
建黨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堅持抓基層、固根本,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建強織密黨的基層組織體系,為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基礎。深刻總結建黨百年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曆程和經驗,為新征程上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重要啟示。其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突出政治功能,堅定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确保黨的全面領導更加堅強有力。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是新征程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場域,要讓它們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衆、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其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把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貫徹始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思想旗幟。新征程要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真學真信真用,學懂弄通做實,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其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厚植黨長期執政的群衆基礎,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群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新征程我們要時刻保持對“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衆”的清醒和堅定,切實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作者單位: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周巍.百年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經驗啟示[J].政策,2024年第7期